网络谣言“揭秘硅藻泥‘兰舍1号’”是谁捏造的?
近日,某品牌
硅藻泥为掩盖产品自身没有任何分解功能的致命缺陷,挽救被经销商与消费者逐渐抛弃的局面,捏造事实、恶意诽谤行业领导者兰舍
硅藻泥的核心技术“兰舍1号”。
先看一下谣言中的常识性错误:
谣言中说“1公斤等于2000克”,这是连小学生都不会犯的常识性错误。谣言中还说 “兰舍1号”每袋重300克,这纯属凭空捏造。“兰舍1号”实际重量根据硅藻泥包装规格的不同均在80到100克之间,我们从未生产过300克包装的“兰舍1号”。 由此可见,这些谣言没有任何科学性与真实性。
根据谣言中的三点谬论,兰舍研发中心为您还原一个真正的 “兰舍1号”
“兰舍1号”主要成分为:碧玺(宝石级托玛琳)、硅藻土复合纳米二氧化钛与硅藻土复合纳米氧化锌。
碧玺:
宝石级托玛琳俗称“碧玺”,因为具有持续释放负氧离子的功能,是一种很好的环境功能材料。因此,“兰舍1号”中的碧玺成分能够增加室内的负氧离子,并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某品牌说“1颗10克拉宝石级碧玺价格十万左右”,由此断定“兰舍1号”中不可能使用碧玺。其实这种价格完全是他们臆造出来的。碧玺实际上远没那么贵,请大家看下淘宝上的碧玺手链只有一百多元,谣言将价格夸大了上万倍。“兰舍1号”中所用的碧玺,就是碧玺加工厂打磨首饰时产生的粉末。虽然价格高昂,但对硅藻泥这种高档材料价格是可以接受的。(附:兰舍公司与碧玺厂家《供货合同》)
硅藻土复合纳米二氧化钛
硅藻土复合纳米二氧化钛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媒介通过光照将硅藻土吸附的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某品牌诋毁纳米二氧化钛是“1965年日本淘汰技术”,这完全是捏造。当前在日本公认的最先进、有效的分解有害气体的方法就是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技术,如:日本最大的建材厂家TOTO,2014年推出的新型陶板就是应用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这一先进技术。
硅藻土复合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是我国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已通过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建材鉴字 [2009]第005号)、检测报告与环境监测报告。该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不逊于目前世界上公认最先进的德国产P25(纯纳米TiO2)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附:鉴定证书)
硅藻土复合纳米氧化锌
硅藻土复合纳米氧化锌是兰舍研发中心总工孟岩岩和毕博博士共同的研究成果。它与纳米二氧化钛具有相似的光催化功能,同时还具有防霉抗菌功能。在有光照的条件下具备去除甲醛等有害物质的功能,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具有防霉杀菌的效果。
某品牌说氧化锌对人体有害且造成墙面开裂。但在我们“兰舍1号”里,根本没有氧化锌这种材料。我们使用的是硅藻土复合纳米氧化锌,某品牌将其说成是普通氧化锌是陷害?是无知?还是有意捏造?
真正的硅藻泥由两部分组成:吸附材料(硅藻土)与分解材料。而分解材料成本高于吸附材料成本,这样的硅藻泥才具备永久分解功能。在兰舍硅藻泥中,硅藻土是吸附材料,“兰舍1号”是分解材料。请问,某品牌硅藻泥你是用什么材料分解甲醛等有害物质的?请亮出你的底牌,我们拭目以待!
硅藻土只有吸附功能,没有分解功能。不具备分解功能的“硅藻泥”,不是真正的硅藻泥。
某品牌想炒作出名,但我们不会上当。我们的回应只是想让整个硅藻泥行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早在2009年,兰舍张总就反复强调,硅藻泥的净化一定是对甲醛等有害物质的分解,而不是硅藻土的吸附。如果把硅藻土的吸附性能说成净化空气,这是蒙混过关,没有分解的净化是假净化,饱和后还会释放到空气当中。只靠净化概念,没有真正的分解,硅藻泥这个行业是走不远的。“兰舍1号”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诞生的。
我们希望就“兰舍1号”问题展开一次行业大讨论,诚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同仁积极参与。通过这次讨论弄清什么是真正的硅藻泥,弄清净化与分解的区别,使整个行业能够健康、有序的稳步发展。
兰舍欢迎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媒体、消费者到兰舍各专卖店监督、检查,也欢迎大家到兰舍总部和卡伦研发中心参观、指导(2015年4月29日播出的《消费主张》中出现的硅藻泥生产工厂与实验室就是兰舍的卡伦基地),也可以通过电话、QQ、微信、百度贴吧等形式与我们共同探讨。
兰舍硅藻泥深圳分公司
一、龙岗店地址:龙平西路乐安居179号
电话:0755-89387677
二、宝安店地址:宝安大道凯旋城145A
电话:0755-29556887
三、龙华店地址:梅龙路皇家1号家居广场3楼A303
电话:0755- 29361978
四、福田店地址:福田八卦三路和八卦路交汇处429栋兄弟高登装饰广场楼下
电话:0755-22230558
网址:
www.lsgz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