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泥因具备净化空气、消除甲醛、隔音防霉等多种功能,备受消费者喜爱,成为市场新宠。但很多消费者对硅藻泥的特性并不了解,导致做好的硅藻泥墙面出现掉粉现象,苦恼不已。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走访了业内专家,支招如何预防硅藻泥掉粉。
判断硅藻泥是否出现掉粉的标准
"掉粉"也叫"掉灰",是业内针对墙面材料表面粉化严重的一种形象称呼。但到底怎么衡量什么样才叫掉粉,却很少有消费者知道。
"有些时候,消费者在用手与硅藻泥墙表面接触后,发现手上粘上了粉尘,就认为这是掉粉了,其实并不一定",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的专家向我们介绍,"如何去接触,在什么时间段去接触,接触后硅藻泥墙面什么样,这些因素不同,结果也不同,就算手上有粉也不能判断说就是‘掉粉’了。"
通过专家介绍,我们了解到,硅藻泥上墙到干燥是有一个过程的,在硅藻泥未完全干燥前就用手去摸甚至去搓蹭,手上粘上灰尘的几率非常高,这种检验方式非常不科学,也不可取。一旦在这种状态下搓蹭导致硅藻泥掉粉,即便在经过几天时间彻底干燥这个位置可能还会永久"掉粉",变成抹不去的"伤疤"。
"硅藻泥配方结构比较复杂,并不是像大家想象中只要摸起来干了就应该是干透了,我们做检测时,试验样块需要7天后才能用于表面粘接力检测",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对消费的建议还是尽可能多等几天,等到墙上的硅藻泥真的完全干透再进行试验。"
试验时也尽可能不要用太暴力的方法,硅藻泥作为一种以功能性为主的材料,苛求其像水泥一样坚固是不现实的。有些人可能会用手指在某几个点反复用力搓蹭,其实这样只会破坏硅藻泥的表面结构,让本来不掉粉的墙面变成掉粉。
自己家中不可能使用太专业的设备,因此专家给消费者支招简单可行的测试操作方法:硅藻泥上墙干燥7天后,用手掌轻触墙面,不要用力按压,以手腕为轴将手掌旋转45度,一次即可。如果手掌与墙面接触面积的70%以上都有粉尘,这种情况可以判断为存在掉粉现象。
预防出现掉粉的几点注意事项
为什么硅藻泥也会出现掉粉的现象呢?很多人觉得,硅藻泥作为一种新型材料,不应该出现这种低级错误,有掉粉就一定是质量问题,但通过专家解答记者发现这是一种误解。
生态建材协会告诉我们,"硅藻泥之所以称为新型材料,主要是在因其具备生态功能,而不是因为坚固。有些硅藻泥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在表面喷水后用手摸会和泥,这种硅藻泥没法通过硅藻泥相关标准的检测,出现掉粉现象也的确是质量不好导致的。但还有很多硅藻泥,产品本身质量是没问题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掉粉,我们归结为施工不当导致。"
通过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得知施工不当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环境干燥。包括墙面、地面、空气干燥,硅藻泥本身吸湿放湿能力比较强,上墙后失水速度太快,导致表面快速粉化。2)兑水不当。尤其是过量兑水在接近液态状态下施工,硅藻泥以无机材料为主,被过分稀释后无法向某些含胶较多材料一样还具备很好的粘结力,因而导致整体粘接强度下降,引起表面掉粉。3)收压破坏。某些肌理需要在硅藻泥表面半干时进行收压,如果时机或手法不当则容易留下毛边毛茬,这些部位的比表面积较大更容易快速失水干燥,导致粉化。
既然施工不当可能导致掉粉,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解决呢?且听专家支招!
环境干燥。硅藻泥施工前一定要做好环境的保水工作。墙面要保持尽量湿润,有条件时可以先在墙面辊一遍水。施工期间,不要为了赶工期开窗通风或者阳光直射,要让硅藻泥自然阴干。如果空气和地面都很干燥,可以在地面多撒一些水,增加空气湿度。如果发觉因环境干燥可能导致掉粉,应该停工仔细观察或者立即在做好保水工作的前提下进行返工。
兑水不当。虽然硅藻泥产品种类很多,不同的硅藻泥兑水比例可能也会有差别,但大部分情况下其实不用太细扣到底用什么比例兑水,因为不同的温度、湿度、水质都会对兑水比例有一定影响。实际操作时,只要保证兑水搅拌后为膏状即可,用铲刀将搅拌好硅藻泥挑起侧置时1秒后才会滴落回桶内为宜,超过此时间略稠,快于此时间则略稀。
收压破坏。这是在进行一些个别肌理施工时才会出现的情况,此类掉粉虽有普遍性但其实并不可怕,只要在材料完全干燥后用毛刷或湿抹布将边缘和表面的浮灰彻底清理一遍,以后就不会再有掉粉情况。